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有熊氏少典生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 已阅:4522 / 回复:0(楼主)

有熊氏少典生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
柴文涛 柴文华 柴文祥
有熊氏少典生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神农氏炎帝是姓氏神农,名炎帝.轩辕氏黄帝是姓氏轩辕,名黄帝.神农氏炎帝为农业部落首领,轩辕氏黄帝为游牧部落首领,第八代黄帝,与第八代炎帝,结成联盟,为统一的炎黄联盟.三皇五帝时期为中国的原始部落社会历史阶段.  
有熊氏少典生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第一代炎帝出生在新郑市华阳古城,号神农氏,新郑市华阳古城为有熊氏少典的都城,第二代炎帝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号神农氏.第三代炎帝出生在湖北省随州,号烈山氏.第四代炎帝出生在河南省淮阳,号朱襄氏.第五代炎帝出生在河南省淮阳,号神农氏.第六代炎帝出生在山东省曲阜,号神农氏.第七代炎帝出生在山东省曲阜,号神农氏.第八代炎帝出生在山东省曲阜.号神农氏.炎帝传八代530年.都为农业部落.  
新郑在上古称“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新郑属豫州。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称郑。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韩人都郑后在此设郑县,治所在外廓城内。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秦灭韩,二十六年(前221),置新郑(以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苑陵二县,属颍川郡。汉承秦制,新郑县、苑陵县属司隶部河南郡。新朝改苑陵县为左亭县,治所苑陵。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复改左亭县为苑陵县,与新郑县均属司隶校尉部河南尹。三国,河南属魏。新郑、苑陵属司州河南尹。晋泰始二年(226),设荥阳郡,新郑并入苑陵县,治所苑陵,属司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年,分荥阳郡,设广武郡,苑陵县属北豫州广武郡。北齐、北周,苑陵县改属荥州。隋开皇十六年(596),恢复新郑县,隋炀帝大业初年,废苑陵县,并入新郑县,治所新郑,属豫州荥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分新郑县为新郑、清池二县,属管州。唐贞观元年(627),清池县并入新郑县,治所新郑,属河南道郑州荥阳郡。五代,新郑县属郑州。宋熙宁五年(1072),废郑州,新郑县属开封府。宋元丰八年(1085),恢复郑州,新郑县改属郑州。金,新郑县属南京路钧州。元,设行中书省,新郑县属河南省汴梁路。明初,新郑县属钧州,隆庆五年(1571),改属河南开封府。清初,新郑属钧州。雍正二年(1724),钧州改禹州,新郑属河南禹州。雍正十三年(1735),升许州为府,新郑改属许州府。乾隆六年(1741),又属开封府。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4/19 11:57:1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7,921.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