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已阅:7319 / 回复:6(楼主)

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柴武周 柴有才 柴千军

高姓的起源,有以食邑为氏、以祖字为氏的说法。《广韵》云:“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因氏焉。”高姓原出姜姓说。炎帝生于陕南渭水支流姜水,因而得姓姜。周初武王封姜尚(姜太公,字子牙)为齐侯,号太公。齐太公六世孙齐文公姜赤有儿子受封于高(今河南),人称公子高。并以封地为姓。据《史记·齐太公世家》,齐太公名尚,本姓姜,因其先祖于虞、夏之际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西),“从其封姓,故曰吕尚”,于周武王建立西周时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建都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吕尚的后代子孙 “食采于高”,史书无考,“高”的地望未见古籍记载,当代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注为“故城在今山东禹城西南”。公子高之孙姜傒被周天子任为齐国上卿,掌军权,与管仲合作称霸中原,立下大功。又,高傒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友。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傒联合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为了表彰傒的功劳,便赐他以祖父之名“高”为姓。《新唐书·宰相世系》云:“高氏出自姜姓,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生公子高,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谥曰敬仲,世为上卿。”即认为高姓始自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即齐桓公)的高傒,系以其祖父公子高的字为氏。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7/3 11:35:58)   回复此贴
  回复: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第 1 楼

高姓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以渔水之阳得名。高隐、高瞻之后。  

广陵郡:汉时置。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曾孙高悝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高瞻之后。

【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

"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
“供侯堂”:孔子弟子高柴,至北宋时追封为“供城侯”,入祀孔庙,故古名“供侯堂”  

高姓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等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7/3 11:39:58)   回复此贴
  回复: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第 3 楼

高氏名人:
在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称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东魏时,渤海人高洋(高欢次子),于550年代魏自立,建立北齐,历6帝28年。隋末,沧州阳信(今山东阳信南)人高开道于618年称燕王,建都渔阳(今河北蓟县),历时4年。五代时,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高季兴,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史称荆南国,历5主40年。北宋元符年间,云南高升大,有功于段氏大理国,被国人立为大理国王,传子高太明,又按照其遗嘱将王位归还给段氏,仍封为中国公,世为大理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数代均为云南土司。
高姓除称帝称王者外,历代都有一些著名人物。例如:春秋时有卫人高柴,为孔子弟子,以仁孝著称;战国末年有燕人高渐离,擅长击筑,当荆轲动身去刺秦始皇时,他曾到易水为其击筑送行;西汉有今文礼学的最早传授者高堂生及以阴阳灾异说《易》的高相;东汉有学者高诱。南北朝至唐代的高姓名人,大多出自今河北景县:北魏有高允(略);东魏有高欢,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掌魏兵权,称大丞相,另立孝静帝,执魏政16年,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齐帝,追尊他为神武帝;隋末有山东农民起义首领高士达。此外,唐玄宗时知内侍省事、进封渤海郡公的宦官高力士,本姓冯,因系宦官高延福养子,改姓高。北宋有大将高怀德,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加同平章事,太宗时官至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有英宗皇后高太后,哲宗10岁即位时,她以太皇太后名义听政,直至病死;有治水家高超,曾采用新的方法堵塞黄河决口。南宋有造船家高宣,还有词人高观国。金国有诗人高士谈,右丞相高汝砺,封寿国公。元代有左丞相高兴,维吾尔族画家高克恭,戏曲作家高文秀,翰林学士高智耀。元末明初有戏曲作家高则诚,诗人高启。明代有诗人高棅、高叔嗣,大臣高拱,戏曲作家高濂,东林党首领之一高攀龙。明未有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高一功。清代有书画鉴赏收藏家高士奇,画家高其佩、高凤翰、高翔,文学家高鹗,湖北襄阳农民起义军首领高均德。近现代有诗人高旭,画家高剑父,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高成山。外籍华人中,美国有世界一流科学家高锟,印度尼西亚的高立文,拥有财富约4亿美元,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其他国家也有一些高姓杰出人才。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7/3 11:41:55)   回复此贴
  回复: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第 4 楼

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小姐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7/3 11:43:51)   回复此贴
  回复: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第 5 楼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7/3 11:46:33)   回复此贴
  回复:高柴后裔之渤海高氏 第 6 楼

姜姓高氏世代谱系表(湖北鄂州高氏谱系)  
  
上源西周齐太公姜尚  
  
(含公子高、公子祁两支高氏)  

01世 齐太公(姜尚,字子牙)  

02世 齐丁公(姜彶)  
03世 齐乙公(姜得)  
04世 齐癸公(姜慈母)  
05世 齐哀公(姜不辰)、胡公(姜静)、献公(姜山)  
06世 齐武公(姜寿,献公子)  
07世 齐厉公(姜无忌)  
08世 齐文公(姜赤)  
09世 齐成公(姜说)、公子高(文公次子)  
  
10世 齐庄公(姜购)、公孙癸受(高子)  

11世 齐厘公(姜禄甫)、高傒(癸受子,字祖望,谥敬仲)  
  
自高傒始,庞大的高姓群落宣告诞生  

12世 齐襄公(姜诸儿)、齐桓公(姜小白)、高庄子(虎)  
13世 齐惠公(姜元)、高倾子(顷)、高酀  
14世 公子祁(惠公子,字子高)、高宣子(顷子,名固)、  
高式(酀子)  
15世 姜虿(字子尾)、高厚(固子)、高偃(式子)  
16世 高强(姜虿子,字子良)、高子丽(厚子)、  
高张(字昭子 偃子)  
17世 高止(子丽子,字子容,出齐奔燕)、高良夫(张子)  

18世 1、高柴(良夫子字子羔厚余堂始祖)  

  
19世 2、 硕(柴子)  
20世 3、 期(硕子)  
21世 4、 爽(期子)  
22世 5、 渐(爽子) 泓(爽子)  
23世 6、 彪(渐子)  
24世 7、 杞(彪子)  
25世 8 、 堂(杞子)  
26世 9、 翼(堂子)  
27世 10、 鳯(翼子)  
28世 11、 贺(鳯子) 获(鳯子)  
29世 12、 颐(获子)  
30世 13、 篝(颐子)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7/3 11:54:0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6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425.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