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芳 名 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柴武,祖籍陈郡阳夏,秦朝薛郡郡尉(武将), 已阅:3316 / 回复:1(楼主)

柴武,祖籍陈郡阳夏人又曰栾城人(因封地栾城),秦朝薛郡郡尉(武将),寿圣儒贤高柴的玄孙。柴武的母亲陈氏,为陈亢的曾孙,高柴陈亢曾参为三个好师兄弟,共同创办阳夏书院和兰陵书院。在《史记》中,很多时候称其为“柴将军”,也有的时候称呼他为“大将军陈武”。公元前209年,柴武率领2500人在当时的薛地起兵反秦,在东阿解救过田荣,曾率军路过霸上,后来投靠了刘邦。因击齐国“历下军”临淄侯田既,有侯功,就是说立下了能够封侯的功劳。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霸,刘邦把楚霸王项羽围困在垓下,史称“垓下之围”。 当时韩信为前将军,孔将军率左军,费将军统右军,绛侯周勃和柴武在皇帝后方,给了刘邦有力的支持(《史记·高祖本纪》)。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0/25 11:21:46)   回复此贴
  回复:柴武,祖籍陈郡阳夏,秦朝薛郡郡尉(武将), 第 1 楼

柴武(前228—前163),又名陈武,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史称河北省栾城人,因公封棘浦(今河北省邯郸魏县)候,西汉大将军.柴将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率领2500人在薛起兵,曾救过田荣的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之围,并到过霸上(今西安市郊灞桥东北的谢王庄附近)。汉二年十月(前206年10月),投靠了汉王刘邦,因击齐国历下军临淄侯田既,有侯功。(见《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五年(前202年),垓下(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沱河南岸)之围中,绛侯周勃和柴将军在刘邦军的后面。(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汉六年(前201年)三月,被封为棘蒲侯(岁俸[1000 石],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 。(见《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十一年(前196年)春,叛逃到匈奴的前韩王信与匈奴联合入侵汉朝。汉派柴将军进攻他。柴将军先写信劝其回国,被韩王信一口回绝。两军交战,柴将军斩韩王信(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  
高后八年(前180年)九月,诸大臣迎立代王刘恒时,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柴(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拜请刘恒即皇帝位。大将军陈武即柴将军。(见《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将军陈武等人曾与文帝商议用兵之事,被文帝拒绝。见《史记卷二十五·律书》  
文帝三年(前177年)五月,济北王刘兴居叛乱,文帝以棘蒲侯陈武为大将军,率军十万攻打刘兴居。击破济北(今山东省济南济北区)军,俘虏刘兴居(济北王),刘兴居自杀。(见《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卷十·孝文本纪》)  
文帝六年(前174年),淮南王刘长的大夫但、士五开章等70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柴奇谋反。事情被查出,柴奇被诛,棘蒲侯柴武不能再立后人袭位。(见《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  
文帝后元年(前163年),陈武薨,谥号“刚”,侯功13,棘蒲侯侯国被撤消。(见《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至其曾孙云阳(今四川云阳县)上造(爵位岁俸[ 100 石] )柴嘉,于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元康四年(前62年)诏复家(复封棘蒲侯)(见《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柴武台位于河北省栾城县栾城镇寺下村西。系西汉初年大将柴武的墓冢。柴武的后裔世代居住栾城县和魏县(现魏县城西南二十里处有九个叫柴曲的村庄),周世宗柴荣为其后,曾居住于此。  
柴武于秦末起义,跟随刘邦,垓下战役(消灭项羽之战)时统领后军,因战功赫赫封棘浦候,史书、汉书均有记载,死后葬栾城,为全国仅有的少数汉墓之一,隋代时,台上建善众寺一痤,规模盛大,唐初(玄奘)未去西天取经时,曾在善众寺挂单,可见当时寺庙规模。  
柴武台于1999年3月,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7月被石家庄市文物局批准为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待批准。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0/25 11:23:0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3,007.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