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姓氏企业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广东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 已阅:2813 / 回复:5(楼主)

创 业 者 之 歌  
    ——记中国经济百名诚信之星广东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

■ 本报记者 陈建成   通讯员   陈国新/文

    编者按   《创业者之歌》很值得一读。柴健风凭着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上缴税金5000多万元、总资产8亿元的企业集团。他用“团结实干、开拓进取、勇攀高峰”、“诚信、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和高超的市场经济运作智慧,探索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道路,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书写着企业改革发展的壮美诗篇。在这个征程中,洋溢着柴云健的热血和激情,留下了他艰辛跋涉的深深足迹,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展现出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
    
    时代造英雄。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一大批英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神州大地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迹。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006年8月19日,中国经济诚信人物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柴云健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中国经济100诚信之星的奖杯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他是个普通而又不简单的企业家,又是个颇有头脑的实干家;他拥有着总资产8亿元、员工5000人的集团公司,但他平平常常,和乡亲们一样;他的创业史足可写出一部撼人心魄的长篇小说……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柴云健是喝浙江省台州水长大的。弯弯的拦河大堤,像母亲弯曲着的长臂,把他家乡紧紧地抱在怀里。台州河水那桀骜不驯的性格,或许曾给过他某种启示;荒僻小村那空旷坦荡的四野,或许曾引起过他无限的遐想。
    柴云健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早年父亲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农村。从小在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造就了柴云健吃苦耐劳、质朴勤奋、要强上进的性格,锻造了他坚强的意志品格。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1/10 7:14:37)   回复此贴
  回复:广东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 第 1 楼

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笔者的笔触延伸到他的童年。
1957年,正是中国即将步入“大跃进”的日子。浙江省台州县城一个平民百姓家又添了一个男丁。在这年月,添子加孙再也不是什么喜庆的事了。听到乡亲们对孩子的祝福,父母亲只是又多了几份苦涩和酸辛。这孩子哭得太多,不过也不能怨他,没有足够的奶汁,他饿啊。紧接着天灾人祸,父亲因所谓的历史问题,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全家仅靠母亲支撑,其困苦艰难可想而知。
天灾人祸给他那童年的心灵太多的痛楚和创伤。 渐渐长大的柴云健看着日渐憔悴的母亲,眼神变得越来越忧虑,心里变得越来越焦急。他问自己,我已长这么大了,我该为母亲做点什么呢?于是有一天,河边的树林里出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手中紧攥着自制的木叉,双眼在树丛中扫射着,但很奇怪,平日鸟兽嘈杂的山林一下子平静下来。什么都没有,直到烈日偏西,这个孩子仍然两手空空。但他坚信这山里一定有他所需要的东西,不找到它,决不下山。当他真的打下几只麻雀,他高兴得手舞足蹈。终于可以享受一顿了!他飘也似的从大山上下来,就着家乡的河水把麻雀清洗干净。但太少了,一家人怎么够吃呢?柴云健脱下被荆棘刮得丝丝缕缕的衣裤,心疼地叠好,放在干洁的石头上,一个猛子扎进滚滚的河水里。
别看柴云健年小,可是“浪里白条”。一两个小时,小云健把鱼用柳条串起来,也有了满满的一大串呢。挂着胜利的果实,哼着不知名小调,在小云健的感觉里,这却是他最喜欢的情趣,今天尤其如此,今夜一定是幸福的夜晚。趁母亲还未回来,云健赶紧加工,好让母亲大吃一惊。平时已能为母亲分担灶台之忧的小云健,干净利落地把猎物做成两锅美味,麻雀一锅,鱼一锅。做好之后,小云健就坐在门边等着母亲回来。
不久 ,母亲回来了。揭开锅盖,母亲笑了一下,然后到灶台看了半晌,皱起眉摇了摇头:孩子啊,你把该10天吃的油全用光了啊。
1959年至1962年,全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穷苦山村就更不用说了。贫穷使柴云健从小便饱尝人间的艰辛,可是柴云健却越来越对这个对手充满感激,他说:“没有苦难的生活不叫生活,没有苦难的生活就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柴云健该上学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像石头一样压在母亲的心头。哪里有钱交学费呢?钱从哪里来呀?母亲咬了咬牙:人穷志不短,再穷,再苦,也要供孩子上学。豪壮的言语意味着选择了无限的辛酸和艰苦。从此母亲不但白天要辛勤地劳动,而且晚上还要坐在油灯下纳鞋, 缝衣服,但同样都是为了挣些钱为儿子读书。小云健终于背着母亲交给他的小布包上路了。
想起母亲整日里疲倦的面容,想起母亲过早弯曲的背脊,云健的眼睛湿润了。就在这小路上,他立下了三个决心 :一要尽自己一切努力把学习和自己能干的事办得最好;二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分担母亲的重担;三让母亲和所有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只要一回到家,柴云健就不停地做家务,做饭、洗衣,样样都抢着干。柴云健上山打柴,下山卖钱,换些收入,聊补学习之用。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1/10 7:14:57)   回复此贴
  回复:广东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 第 2 楼

每天天不亮,他就早早起来,到山上砍下一捆柴,然后背到小镇上把柴卖掉。这种周而复始的辛酸过程从此成为柴云健孩提生活中的固定课程。
母亲为了奖励他对家庭的贡献,每次都从卖柴的钱中给他几分钱,让他在街上买碗面吃。但柴云健一分钱也舍不得花,从来未在街上吃一顿饭,他把钱攒起来,买书买本子。一分一厘都是汗水啊!学校里,柴云健是教师的宠儿,同学的偶像。从小学到中学,每次考试都是前两名。知道上学来之不易,更知道学习文化知识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柴云健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上进心,促使自己学习极其刻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工学院。这为他以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1978年柴云健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舟山造船办、造船公司。1981年回到台州,任建筑公司、拆船公司一把手。由于他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后调入行政机关,在协作办、民政局的福利办任职。
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柴云健为人实在,工作也实在。柴云健敢作敢为在当时的干部中是出了名的。1988年他在协作办时,从宁波化肥厂搞来一车化肥,分给了农民。在当时的大气候下,他被上级查了半年。他因此坐上了冷板凳,整天就是看看报纸,喝点茶水,实在感觉到无聊。这不是他的性格,他是干事业的人。
凡是执著地追求事业的人,身上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素质:一种锐意求新的创造力、一种敢于冲破束缚的能力。正是凭着这种胆略和智慧,在别人徘徊观望中,柴云健悄悄地鼓起羽翼,振翅起飞了。
1990年春,临海的一天傍晚,夜色淹没了小城。临街的一家饭店里,一桌沉闷的酒席,菜未动筷,酒未干杯,十几个人都低头不语。
30出头的柴云健端起满满的一杯酒,打破了沉默:“哥儿几个都知道了,从明天起,我就不再到单位上班了……”“柴哥,你不能走啊!”十几个脑袋同时抬起来,十几张嘴一齐呼喊,十几双眼睛里流露着一个共同的期盼。
柴云健感激地望着这些年轻人,百感交集。他不愿离开他们,他更不愿离开他工作了几年的单位。但是,他的感情和他的秉性是那样地矛盾着冲突着。他血管里的热流使他冲动、要强、倔强和不服输。一杯酒已经烧红了平时不喝酒的柴云健的脸,他又端起第二杯:“我对不起大伙,我走了,以后兄弟们都要使劲工作,好自为之……”
“老柴……”谁哭着喊了一声,引发了积蓄已久的感情波涛,哭声一片,柴云健也是泪流满面。
干部们含泪送别柴云健,柴云健也止不住泪水簌簌而下。几年患难与共的兄弟,几年用心血换来的事业啊!别了,我要自谋生路去了!柴云健是重感情的人,但绝不是那种儿女情长,鸡肠小肚的人。
柴云健抹掉脸上的泪水,大踏步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临海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河水浑浊不清,水底污泥翻滚,柴云健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中国当时体制的缺陷,看到了人要干一番事业,除自身因素外,外部条件也是个制约因素。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1/10 7:15:26)   回复此贴
  回复:广东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 第 3 楼

1990年春天柴云健毅然辞去公职,投资50万元“下海”创办塑料厂,次年来到广东大亚湾创业。今天,“下海” 一词早已成为人们口语中最时髦的词汇,下海之举也被人们普遍接受 , 即使呛几口苦涩的海水也容易理解。可是,在16年之前,一个行政干部,自己摔掉铁饭碗,这对于大学毕业工作13年的柴云健来说,确实需要魄力和勇气。下海的人要有能力、肯吃苦 , 大海虽广阔可任遨游,但也不是天天风平浪静 。他要拿出比端铁饭碗多得多的精力和辛苦。他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通宵。虽然忙,虽然累,但忙得舒心,累得高兴。因为拼搏的回报也是丰厚的,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下海使他没有退路, 只能背水一战。他来到广东大亚湾创业,这是自找压力,自找风险,然而这又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长经历。他像个有多动症的孩子坐不住,他的那颗滚烫的心一刻也没有安静过。他就像一名冲锋陷阵且又受到前进路上重重高山峻岭、江海湖泊阻碍和困扰的马前卒。他觉得自己肩上重担的分量和所肩负使命的神圣,他没有退路,尽管步履是那样艰难,尽管道路是那样泥泞坎坷,但方向是永远向前的,信心是十分坚定的。
柴云健永远忘不了两次到银行贷款的情景。刚下海他满怀信心去银行贷款,人家的答复让他憋得心口疼:“别说银行没钱,有钱也不贷给你这样的企业!”回到办公室,柴云健抱着头只想放声大哭。人有脸,企业也有脸,企业的形象就这么坏吗?柴云健的心紧缩着,他感到眼前发黑,心里原存的那点希望也一下子失去了,难道我注定要处处碰壁,事事不顺利吗?一百多人眼睁睁的等着吃饭啊!他瘫软在椅子上,泪水竟悄悄地流了出来……
好吧,3年后看,我不让健风直挺挺地站起来就誓不为人!他擦干眼泪毫不气馁,又开始了四处奔波。
柴云健难忘那一幕幕情景……
在朋友那里,他一进门就说:“遇着难处了,你帮一把 !”
“怎么帮?” 朋友说 。
“借钱 !”他单刀直入 。
“多少?”朋友问 。
“8万元 !”他说 。
“行 !”朋友痛快地答应了 。
出师吉利,没有碰钉子。他认为这就是价值,在困难的关键坎儿上,向朋友开口借钱,这口是很难开的。这位朋友如此痛快地答应借给他,这就是信任,当然还有交情。你刚上任,又是那样一个企业,人家知道你将来会怎么样?效益上,八字没见一撇,万一将来垮台,那借用的钱不是打水漂了?所以说,这种信任,是极其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可能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朋友有眼光,了解他柴云健,知道他行。你柴云健有胆子开荒地,我就有胆子借给你种子,助你柴云健将来喜获丰收;另一种是马高蹬短性的资助,交友千年,用友一时,关键时刻不能辱没了“朋友”这个闪着金光的词。即使8万元一去不返,也该这样做。难道朋友之间的情分连8万元也不值?“认不得朋友用银子交”,这是古人的格言。柴云健想起了这句格言,通过这次银子的交道,他更认识了朋友 。
在这之前,柴云健很少与银行打过交道 ,对银行的人,他很陌生,人家也不认识他。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又是民营企业,去银行贷款,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他找到一位负责贷款的,向人家说明情况,人家听了, 把他推到行长那里:“你这种情况,还是找行长去吧!”
他没办法,只好去找行长:“行长,就贷20万,就3个月。到期,我会连本带息一齐还清的!”他的声音洪亮,落地有声。
行长从头到脚审视着他,目光好厉害:“你就叫柴云健?”柴云健点点头 。
“全市第一个从行政机关下海的?”行长又问 。
柴云健又点点头 。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1/10 7:15:43)   回复此贴
  回复:广东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 第 4 楼

柴云健认为,人才必须有真才实学,重文凭,更重水平 ;重理论,更重实际工作业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螺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 ; 健风要的是真功夫,不要花架子,要的是“能逮到老鼠的好猫”。柴云健还提出,作为健风人才首先要有忠诚度,身在健风必须心在健风。使他们心系健风,与健风同发展、共命运。
以情留人,以心留人,健风人心合一 ; 天时、地利、人和,健风独占鳌头。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健风建立了先进的人才竞争上岗机制。健风人才战略重点就是合理使用人才,大胆重用人才。健风是个大舞台,你有多大能量,就让你演多大角色,但你必须演像、演好、演成名角。健风集团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打破“老部下”与 “外来户”的界限,大胆提拔使用新人。近几年来,健风集团实行面向全体员工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综合能力竞聘考试,因需设岗、择优上岗,把公司年轻的大中院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选拔到集团各级管理层岗位。这种“变提名为报名、变提拔为竞争、变定位为试用”的竞争上岗举措使健风集团的用人机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在健风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健风集团用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重学历不唯学历,重文凭更重水平,广纳人才、不拘一格,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正是这种用人哲学、人才战略 , 使得健风集团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勤学苦练攀高峰。作为一名总裁,用力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每个人光热爱自己的岗位还不够,还必须掌握真才实学和做事的本领。当我们沿着柴云健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俯拾他成功的花瓣时,才惊诧地发现,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做一名称职企业家,这是柴云健多年不懈的追求。为此他勤学苦钻攀高峰。尽管他以前读了很多书,后来又攻读了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但要胜人一筹,具备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做个复合型人才,他还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他办公室和家里摆的最多的是各种书籍,一有空隙就忙里偷闲的翻阅。每天下班回家,无论时间早晚、多忙多累,他都要静心在书房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重要之处还要圈点,记笔记。多年来,他养成了外出乘车在车上睡觉,夜深人静之时潜心读书的习惯。傍晚黎明,日复一日,送春迎秋,年复一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钻研了《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投资管理》、《现代科技》、《经济法规与政策汇编》、《市场经济理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质量管理》……他对市场经济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使他对本行业有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思路。日月轮回,年复一年。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到行政学、领导科学、管理学、古典名著,他从书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开拓了深层次的知识面,书籍为他铺就了成功之路。柴云健把业余时间都倾注在书海里,一摞摞讲古论今的书籍使他恋恋不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如果说浙江这块秀丽的大地,赋予了柴云健的睿智和灵性,那么他孜孜以求学习古今中外的书籍,则给了他做人的真谛。他从书中学会了为人处事,他从书中寻觅到破解工作难题的良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柴云健牢记古训,在书海中畅游,在工作中奋斗。通过业务知识学习和丰富的工作实践,使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尤其是有钱人,要做到洁身自好,保持传统美德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柴云健这“大款”级的人物,却做到了纤尘不染,实在可歌可敬。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他平时严于律己,为职工做出表率,工作和生活中从不搞特殊化,以自己的行动来鼓舞带动大家。他的一言一行是润滑剂,保证了企业内部机制链条的高速运转;他的一言一行是无声的命令,使他不怒而威,正直的人们敬重他,搞歪门邪道的人畏惧他。他平时虽然工作繁忙,但政府、工商联的所有活动他都积极参加。他的辛勤耕耘,收下了累累硕果,公司在他的经营管理下,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同时,他以自身人格魅力为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作为一家私营企业,健风集团不但取得了生产经营上的成功,而且取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与信任。柴云健将此归结于一句话——常抓不懈的精神文明建设所起的巨大作用。他认为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私营企业的生命。私营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在当地民营企业中,第一个建立了党委。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了健风集团最具特色的东西,也许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健风现象”。
他创办企业十几年,有了一定的家底,但他活的比谁都坦然,他的财富是实干出来的。他把根扎在大地,深扎在事业中,他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着金子般锃亮的美好情怀……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1/10 7:16:04)   回复此贴
  回复:广东大亚湾健风集团公司总裁柴云健 第 5 楼

“我是靠党的富民政策,靠各级政府与员工们的帮助才富起来的。饮水不忘掘井人。我的一切都属于国家,属于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云健说得实在,办得更实在。创办公司以来,云健纳税缴费及时主动,仅2005年就上交税金5000多万元。办集体福利事业他率先垂范,周围群众有困难,他鼎力相助。
柴云健的创业史告诉世人:他不只是个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个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难得的是他具有一种特有的人生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这也是他继续在创业路上扬帆远征的原动力……
时代造就了柴云健,大地孕育了柴云健,市场经济铸造了柴云健,他越过贫瘠的土地,走向了富足的峰峦。
柴云健创建“健风”实业报国的壮举 , 震动了四方,赢得了一连串的殊荣,国家、省、市颁发的奖杯、奖状、匾额、锦旗摆满了公司办公室。他以“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和高尚的历史责任感在奋力攀登。
柴云健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筹划着美好的远景规划。他不满足于目前的企业规模,他要向更大的企业规模迈进,他要走向世界……他迷上了发展 , 醉心于事业的更大腾飞。
人,要有追求,要有信仰,也要有一个好的品性。当经过一番不平凡的奋斗,找到了致富之门、有了一定的固定资产后,他这种渴望更加强烈了。他不惜代价,出资兴办教育和文化事业,足见其对人才的期冀,对知识的渴求。1994年他出资100万元奖励民办教师;并投资两个多亿建设云和水电站。
大风起兮云飞扬。柴云健和健风人这些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栉风沐雨,敢打善拼,以“团结实干、开拓进取、勇攀高峰”、“诚信、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和高超的市场经济运作智慧,探索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道路,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书写着企业改革发展的壮美诗篇。在这个征程中,洋溢着柴云健的青春、热血和激情,留下了他们艰辛跋涉的深深足迹。历史,总是把精彩的篇章,让那些拼搏进取,奋斗开拓的人们去描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柴云健必将带领健风人在市场经济海洋里,劈波斩浪,再创佳绩;健风人书写的必将是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1/10 7:16:2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9,621.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