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芳 名 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柴哲威被派来助战 已阅:2786 / 回复:0(楼主)

第十一章 敌,在白村江

孙仁师来到熊津城,使唐军士气大振。这时,唐军方面会集的主要将领,除了刘仁愿、刘仁轨、孙仁师,还有刘德敏、杜爽以及前百济太子扶余隆。其中刘德敏是三朝老将,应该是直接从高句丽战场过来的。杜爽参加了苏定方平定百济的战争,不知其是否与刘仁愿一样独立地率领镇守百济的军队。扶余隆回到百济的时间也没有确切的记载。
此外,还有一个不一般的人物,就是高宗皇帝的表兄弟柴哲威。柴哲威曾任安西都护,永徽四年(653年)二月,他的弟弟柴令武参与房遗爱谋反事件,柴哲威亦受牵连,被流放岭南邵州,后再度起用为交州都督。按照《旧唐书》的说法,柴哲威是死在了交州都督的任上。但近年在韩国发现的《柴将军精舍草堂碑》改变了这种说法。柴哲威于龙朔年间,被授予含资道总管的职务,来到朝鲜半岛,可能就是接替了刘德敏的职务。没多久又被改任为加林道行军总管。加林城(忠清南道扶余郡林川面)是百济的水陆要冲之城,也是百济叛军的重要据点。柴哲威被派来助战,应该不是偶然。
从兵力上分析,刘仁愿在镇守百济期间,至少损失了一千人,加上孙仁师的七千人,不过一万六千人。另据《册府元龟》卷358,此时唐军方面可投入的水军人数有两万,其他将领统帅的军队人数无法得知,若将孙仁师的七千人计入水军,唐军方面的兵力应该多于两万九千人。
而新罗方面,新罗王金法敏亲帅金庾信、金仁问、金天存、金竹旨等二十八名将领参战,具体兵力依然不详,估计不低于万人。
诸将开始商议具体战略,有人建议先攻打加林城,可能就是出于柴哲威的建议,而刘仁轨则提议先攻打扶余丰的指挥部周留城。最后,大家还是依照刘仁轨的策略。由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金法敏帅陆军挺进,刘仁轨则与杜爽、扶余隆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进入白江,与陆军会师后直取周留城。刘德敏应该是与刘仁轨一样统领水军。而柴哲威到底是跟随大军行动,还是负责牵制加林城的敌军,由于《柴将军精舍草堂碑》残缺不全,无法判断。
再看看扶余丰方的兵力。由于受到唐军和新罗军的连续打击,损失兵力达到万人以上。从相关的记载分析,百济叛乱早期的首领扶余自进与鬼室福信合作较为紧密,但扶余自进把主要任务放在与倭国的外交联系上,在倭国军队支援时处于殿后状态。而黑齿常之部就在任存山,如果与占据任存城的扶余丰部将迟受信联手可谓易如反掌,但现有资料却无法完全证明黑齿常之会轻易地听命于扶余丰的指挥,《黑齿常之墓志铭》甚至抹去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叛乱这四年里的经历。笔者倾向于认为黑齿常之在这段时间内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扶余丰可支配的兵力能有两三万就很不错了。
而倭国投入的兵力,笔者也进行了一番梳理。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12/25 18:09:5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4,601.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