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碑刻記載:嘗稽《文獻通考》明太祖洪武間,屢徙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東、河南等處;成祖永樂年,徙山西民万戶實北平。复核太原、平陽、澤、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丁口以實北平;十四年徙山西民于保安州。自是以后,移徙于四方者,不一而足。蓋爾時,洪地殷繁,每有遷徙,其民必与,而實以大槐樹處為薈萃之所。(賀柏壽:《重修大槐樹古跡碑記》)
史籍与碑刻确鑿地記載了600年前從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永樂15年(1417年)間長達50年洪洞大槐樹下移民的歷史。這不是民間自發的活動,而是政府有組織有計划的大規模的移民活動。也不是因為天災人禍,百姓流离失所,恰恰相反,是因為洪洞,山西以及周邊各省比較繁榮富裕,人丁興旺所致。
元朝末年,由于政府連年用兵,對外征戰,對內實行苛政,苛捐雜稅,自然災害,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對農民起義的鎮壓,加劇了社會矛盾。元末兵燹創傷未平,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長達四年的戰爭,“淮北均為茅草”,兩淮、山東、河北、河南、湖北之民,十亡七八,“生民百遺一,千里無雞鳴”,“春燕歸來無栖處,赤地千里少人煙”。國庫空虛,財力匱乏。而山西由于地形險要,鄰省的戰事很少波及山西,省內大部分地區,又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丰收,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丁興旺。而且,山西人口稠密,平陽府又居首位,洪洞縣又是平陽府境內的人口大縣。從地理形勢看,洪洞縣地處交通要道,貫通南北。當明朝廷為了鞏固政權,恢复生產,采取移民墾荒為中心的振興農業的舉措時,便選中了洪洞。當時,洪洞縣北門外不遠的北賈村驛旁,有個廣濟寺,便被定為移民之地,在此編排隊伍,發放物資。廣濟寺門前漢植大槐樹,則成了各地移民聚集、歇息和遷散之地。洪洞大槐樹和老鴰窩便同移民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移民之根,成為根祖的代名詞。
洪洞大槐樹移民從明洪武元年(1368年)開始,一直延續到永樂15年(1417),長達50年之久,共移民18次(洪武10次,永樂8次)。移民不僅來自洪洞,還遍及山西全省。去向則尤為廣遠,遍布國內30個省市,2217個縣市。
其中河南123個縣市,北京、天津、河北142個縣市,山東109個縣市,山西104個縣市,江蘇、安徽、湖北、湖南316個縣市,陝西、甘肅、宁夏182個縣市,黑龍江、吉林、遼宁171個縣市,浙江、福建、江西227個縣市,廣東、廣西、貴州248個縣市,四川、內蒙古、青海274個縣市,云南、西藏、新疆210個縣市,海南、台灣111個縣市,以及香港和澳門地區。在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亞的100多個國家,也不乏由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去的移民及其后裔。過去人們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現在我們還可以說“普天之下,莫非洪民”了。而且那個時候說“天下”,只不過是指中華版圖之內,而洪洞移民,則遠遠超出了中華之版圖,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下”。